記者來自廣西百色,那裡生活著壯、漢、瑤、苗、彞、仡佬、回等多個民族,也生存著多種語言。
  以記者家族為例:奶奶家是壯族,講的是壯話;外婆家是客家人,講的是客家話;表叔家住在市裡,講的是粵語;老家與越南接壤,多少會講點越南話;當地漢族居民講的是桂柳話(即北方方言的西南次方言……算下來,整個家族一共會講壯話、客家話、粵語、越南話、桂柳話、普通話等6種語言。
  記者大學畢業後在閩南地區工作,接觸到了閩南話,老婆是平潭人,講的是平潭、福清一帶的方言。屈指算來,全家人至少會7種語言。可是只隔了一代,兒子7歲多了,現如今只會一種語言——普通話。
  為什麼語言會銳減這麼厲害呢?
  現在,城市化進程加快,往大的說就是全球經濟一體化越來越明顯,人們的交往、融合非常快速。城市化、全球化的一個影響就是增強同質化,差異性的東西越來越少,比如語言。據最新發佈的數據,全世界現存的6000多種語言中,大約2500種語言瀕臨滅絕,538種語言面臨極度滅絕危險,502種語言面臨嚴重滅絕危險,632種有確切滅絕危險,607種存在滅絕可能。
  語言是人類文化的載體和重要組成部分。與生物界一樣,語言與文化構成一種多樣化、差別性生態。但願,我們的語言種類不要越往後傳越少。
  (原標題:但願語種不失傳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diovqr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